强化监管、重点帮扶,湖北省市场局推动全省化
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(记者陈迪、通讯员郭珊珊)湖北是农业大省、重要的化肥工业基地。全省有化肥生产企业近200家。近日,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,今年以来,省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“打造支点、引领引领、谱写新篇章”的战略目标,取得了化肥产品质量安全第一的成绩。持续深化“督导+帮扶”工作模式,推动全省化肥行业质量水平稳步提升。
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,加大监督和现场检查力度。通过省、市、县三级协调,不断提高化肥产品质量管理水平。据了解,近三年来,全省共抽查化肥产品近6000批次,发现并废弃不合格产品300余批次。对监督抽查中发现存在区域性或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,加强问题分析研判,提高质量安全隐患预警能力,运用“即查即报、即报即处置”机制,大大加快事后处理进度,依法采取下架、没收、召回、停产等硬性措施,严格阻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,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。农民。
服务第一,帮助真实。 2025年以来,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多轮定向帮扶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。一是对获证企业的获证后检查进行“点对点”指导。在定期获证后监督检查中,执法人员与技术专家联手,不仅发现问题,还现场向企业提出64项改进建议,帮助企业解决146个具体质量问题,指导企业优化生产过程控制,完善质量管理体系,努力实现“一检一步”改进。 26.7%),省局改变工作方式,在全省范围内广泛采集化肥产品标签照片300余张,委托省质检院专家组进行核查。集中分析研判,准确识别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。还一对一向相关企业提出79项针对性改进建议,有效提升标签标准化水平,减少因标签不明确给消费者带来的误解和混乱,从源头“面对面”开展专业标准推广执行培训。围绕GB 18382-2021《肥料标签内容和要求》及相关产品标准,为全省化肥企业举办专题培训班,报告共性问题并深入分析原因,提出标准要求,提升企业考量的“内功”。
健全治理长效机制,推动形成质量共治格局。一是建立健全集中约谈机制。对于失败的60家公司2023年起省级以上监督抽查中,组织质量安全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,通报抽查结果,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,并组织质量安全负责人进行现场抽查和考核,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,变被动整改为主动预防。二是运用“三信一信”管理机制。对整改不力、责任敷衍的企业和当地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,发出24封提醒、督促函,确保问题闭环管理和监管责任落实。三是对许可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检查。指导评审中心落实与相关地区的技术援助协议,定期对分散地区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,确保资源审批严格规范,守住行业准入第一道关口,维护许可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。
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,提高化肥质量既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,也是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的政治责任。下一步,省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坚持“帮管结合、精准施策”。一方面,加强技术援助,组织专业团队开展“巡回咨询”、“质量咨询”,为企业提供“一对一”精准支持。企业;另一方面,加强信用管理和智能化管理,依法公开辖区管理检查结果和行政处罚信息,形成“一处失信、处处限制”的信用执法机制,推动企业强化“质量就是生命”的发展理念。